柔肩亦可担重任 盐业一线绽芳华——记贵盐集团遵义公司务川分公司经理邹莹
序言
“人无精神则不立,企业无精神则不强。”榜样的力量就是精神的力量!贵盐集团取得今天的成绩,离不开集团干部职工的团结一心和拼搏创新。为了充分发挥弘扬先进、激励斗志、鼓舞干劲的示范带头作用,带动全集团上下形成团结拼搏、竞相发展的浓厚氛围,从今天起集团公众号推出专栏《榜样的力量》,展现集团各条战线上涌现出的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事迹。
本期让我们来认识贵盐集团遵义公司务川分公司经理邹莹。
巾帼展风采,铿锵绽芳华。在贵盐集团,有不少女职工在自己的岗位上默默耕耘……
贵盐集团遵义公司务川分公司经理,邹莹就是这样一位女中豪杰。多年以来一直扎根基层一线,带头走街串巷做销售、搞宣传,用苦干实干挑起了公司的发展重任,诠释了一名贵盐人的责任与担当。先后获得集团“文明员工”6次,集团“二十佳”2次,公司经营业绩从原来的销售“排名垫底”逆袭到“先进单位”。
临危受命不推脱 勇挑重担显担当
务川县由于地理位置特殊,盐业体制改革前,一直是食盐监管的重点区域。2017年盐业体制改革以来,由于价格低、质量未知的外盐更是大量涌向务川县城区和乡镇市场,导致当地老百姓的用盐安全无法得到保障,务川公司食盐市场也大量丢失。
屋漏偏逢连夜雨。当时,务川公司又面临班子老龄化、干部职工薪酬待遇低、职工分流等一系列问题,公司面临前所未有的经营压力和困难。此时,务川公司急需一个“领头羊”带领大家走出困境,谁能抗下这份重任?经过干部职工一致推选,当时还是财务科负责人的邹莹接棒了公司副经理一职。
重重困难像一副副沉重的担子,压在这位新上任女经理的肩上,但在她的脸上却看不到一丝愁容。她告诉自己,“我是带着决心和责任来的,是带着职工们的信任和期待来的,更是带着企业的改革发展重任来的,不管有任何困难,都要克服”。
勤学肯干不怕苦 示范带头转作风
在务川分公司20多年,她对公司各块工作了如指掌,但真正走上管理岗位,才发现自己的短板和不足,特别是对实际经营工作中必须掌握的食盐相关管理条例和办法等“硬杠杠”,还没到张口能说,拿来就用的程度,更别说和执法部门、经营户、老百姓面对面交流沟通。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邹莹积极向身边各领域优秀的同志学习取经,涉足自己陌生的管理、营销等领域,边干边学成为了工作常态,通过在干中学、学中干的实践锻炼,自身各方面能力得到了逐步提升。
为了能尽快掌握务川市场情况,邹莹每天跟着负责各个区域的营销员走街串巷、逐店逐户、边看边问调研掌握市场情况。起早贪黑,学而忘食已是常态,她每天和营销员一起穿梭于大街小巷,汗水打湿了脸颊,脚走得瘫软,一跑就是一整天。
白天,跑市场实践营销技能;夜晚,挑灯“夜战”,学习理论知识。她明白作为一名管理者,要具有大局意识,经营思维,而理论正是指导实践的指南针,只有做到对政策、理论的深刻理解,才能使日常工作有章可循,少走“冤枉路”。除了自己注重加强学习外,邹莹还利用每周工作总结会带领职工们一起学习有关党的理论知识、盐业法律法规等相关知识,总结当前工作中的思路经验,梳理存在的问题和困难,逐步提升大家的思想认识和业务能力。久而久之,她的苦干实干精神,带动了公司的干部职工,原来不想干、不愿干的职工也纷纷加入到了干工作,跑业务中。大家也逐渐相信,在邹莹的带领下,务川分公司一定能走出困境。
改革发展不止步 经营成效见真章
在一次工作总结会上,职工们反映了当前存在的一些问题:工资待遇低、干部职工缺乏积极性、外盐大量涌入等问题不绝于耳。会后大家都走了,邹莹一个人在会议室陷入了沉思......
“物不因不生,不革不成”。回到家,她一夜未眠,认真算了算企业改革发展的经济账。不改革、不创新,可能永远走不出困境。要改变现状首先得提高职工积极性,企业也要与时俱进,在谋发展中为职工增加收入。于是,她提出了调整薪酬结构的想法。
在2018年务川分公司实行全员“底薪+提成”的薪酬分配模式,将品种盐销售与薪酬挂钩,严格考核管理,多劳多得的薪酬绩效机制打破了公司长期以来的“大锅饭”现状。通过改革,职工的钱袋子鼓了,信心足了,心头甜了,工作的积极性也提高了。紧接着邹莹“趁热打铁”,对仍不适应竞争形势的职工,公司按照相关政策采取适当的方式予以分流。同时积极全面推行市场化用工,面向社会公开招聘了3名营销人员充实到工作队伍中,公司实现了干部职工“能进能出”。
再接再厉不放松 再攀高峰信心足
在盐业市场竞争日益严峻的形势下,公司要想实现新的突破,除了要稳固基础盐市场份额,更重要的是提升“中高端盐”市场比重。邹莹认为,公司只有在盐品结构调整上下足功夫,才能真正摆脱亏损局面,实现稳增长促发展的根本目标。她把目标放到乡镇市场,决心打通食盐配送最后一公里,特别是中端盐一定要送到老百姓“厨房”里,让“碧源”中端盐在农村市场实现家喻户晓。
邹莹认为销售就是要走进市场,在办公室是坐不出销量的。务川有的乡镇很偏远,像茅天镇新龙村、石龙村开车去一趟要将近3个小时,路况不好的时候一路颠簸得让人头昏眼花。但是她依然坚持和职工们一起到乡镇上跑市场、帮配送、做陈列、维客情、搞宣传。和她体重差不多重的食盐,她也能扛在肩上,送到乡镇零售终端和老百姓家中。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务川分公司探索出的销售模式,切实打通了乡镇终端渠道,并且保证了品种盐陈列齐全,真正实现了“有店就有碧源盐、有盐就有品种盐”的目标。
附 件: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