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roll down

心往一处想 劲往一处使 拧成一股绳就没有干不成的事——贵盐集团黎平分公司工作纪实

所属分类:

发布时间:

2023-03-30

作者:

吴宗烺

来源:

黔东南公司

浏览量:

20

序言

“人无精神则不立,企业无精神则不强。”榜样的力量就是精神的力量!贵盐集团取得今天的成绩,离不开集团干部职工的团结一心和拼搏创新。为了充分发挥弘扬先进、激励斗志、鼓舞干劲的示范带头作用,带动全集团上下形成团结拼搏、竞相发展的浓厚氛围,集团公众号推出专栏《榜样的力量》,展现集团各条战线上涌现出的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事迹。

本期推出贵盐集团黔东南公司黎平分公司工作纪实。

近年来,贵盐集团黎平分公司认真贯彻落实集团党委的决策部署和黔东南公司党委的工作要求,坚持市场导向,围绕“强队伍、守市场、调结构、优资产”目标,奋力攻坚,干部职工遇事商量着办、携手一起干,团队凝聚力、执行力不断增强,各项工作取得较好成效。2022年,在集团县级公司综合排名中处于前列,获得贵盐集团“2022年度先进集体称号。

树牢“一条心”强队伍

黎平分公司在岗干部职工8人,如何以8个人的团队守护好全县56万人的“盐罐子”安全?起初,黎平分公司团队回答这个问题时是没有底气的。过去,未明确责任访销区域时,容易出现多个营销员访销同一个客户的情况,推行责任区域后,又出现“各人自扫门前雪”的情况,这对与外省接壤面广,市场上竞品多的黎平分公司来说是非常不利的。

“必须改变现状”这是公司班子下定的决心!公司班子在征求职工意见的基础上,结合实际,推行了在团队协同作战下的网格化分工,按照“公平、高效、合理”原则,将全县26个镇街,划成8大网格,每个网格都辖有城区和乡镇,每个网格设1名网格员,负责抓好食盐宣传和推广,并规定相邻网格之间有互援互助的义务,公司班子成员负有支援各网格的责任。与此同时,公司还制定了营销积分管理办法,把配合参加团队行动和互帮互助纳入积分项,积分情况作为年终评先奖优重要依据,为干部职工树立“一条心”定下规矩。

制度为基,实干为要。新制度推行后不久,就迎来了第一次考验。公司营销人员在黎平县水口镇开展例行访销时,发现一些原本合作密切的商户态度开始冷淡起来、计划中的订单量也少了一半,于是营销人员第一时间向分公司经理、党支部书记郭达盛反应了这一情况。郭达盛根据多年经验判断可能是出现了竞争对手,和班子成员商议后,准备组织人员摸清情况重新赢回客户,但就在抽调人员开展这项工作时,却发现有的营销员以网格内事情多抽不开身为由推脱。眼看工作不能顺利开展,郭达盛和副经理孙义莲便分头做职工思想工作,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强调此次行动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关乎到黎平甚至全州食盐的销售,让大家明白了“唇亡齿寒”的道理,终于团队成员都认识到此次行动的重要性,纷纷加入到行动中。

行动前,团队内部进行了分工,明确一部分营销员用资源优势了解商户的状况,一部分人负责摸清竞争对手在全县市场上的动态。经过深入细致的调查,营销人员发现有一家批发外盐的商户试图以低于市场价格批发的方式寻求其他商户合作,此外,还发现了一条重要线索,这家商户批发的食盐不符合《贵州省食盐管理条例》规定。情况了解清楚后,公司立即向黎平县市场监管部门说明情况并递交证据。在当地赶场日,市场监管部门对批发了不合格碘盐的商户进行现场查处,并当场没收不合格碘盐。经此一事,干部职工明白了讲团结、识大体、顾大局的协作精神对推动工作的重要性。此后,黎平公司干部职工形成了“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的工作氛围,加大了对销售和食用不合格碘盐危害典型案例的宣传,同时更加注重售后服务工作,得到了当地商户和老百姓的信任,“碧源”牌碘盐的知名度也得到了提高。如今,水口镇的“碧源”牌食盐市场份额稳定在80%以上,团队之间形成了互帮互助的共识和共同下好全县市场“一盘棋”的默契。

聚焦“一目标”调结构

怎样完成全县盐品结构调整这项工作,很多职工都觉得困难重重。黎平公司班子则认为,市场多方竞争已是常态,办法总比困难多,不管有再多困难推进盐品结构调整势在必行。在与干部职工共同商议后,决定从抓渠道建设入手,由班子成员和党员带头,加强走访单位食堂、中小学校,上门与相关供应企业谈合作,宣传“少吃盐、吃好盐”理念。

一开始,很多商户很难接受品种盐,认为吃盐就只是讲个咸味,品种盐比普通食盐价格高不好销。但通过不断的走访,加上用好平台优势和开展一定促销活动,慢慢地品种盐有了一件两件销量,再到后来商户也慢慢接受,十件几十件地批发。看到先行动起来的人有了突破,观望的人也坐不住了,也开始行动起来。

磨刀不误砍柴工。为了更高效地开展工作、推进品种盐任务目标落实,公司邀请黔东南公司营销总监对营销员进行培训,请内部销售冠军传授经验,创新开展“一天一走访、一周一讲评、一月一总结”,提升一线营销人员责任感、紧迫感,提振队伍精气神,从根本上扭转了“不想干、不会干、不能干”的状态,一支讲政治、能吃苦、能战斗的营销团队基本成形。

谋定而后动,公司结合当地市场实际,确定了以海藻碘盐主打,以低纳盐、钙盐等中高端盐为方阵,灵活提供“腌制盐”“海藻碘生态原盐”等特色盐品的营销策略,成功与多家营养餐供应企业达成深度合作,品种盐被多家学校和单位食堂长期使用。

黎平分公司团队深谙“酒香也怕巷子深”的道理。一方面,经常抓住集镇赶场日、节假日等重要时间节点,到集市、商场、社区等人流量大的场所去做宣传。另一方面,以抓党建促乡村振兴帮扶黎平县九潮镇民罗村为契机,通过村支“两委”组织群众开会议事,向村民捐赠和宣传中高端盐,开展碘盐知识讲座,深化群众“吃好盐”观念。与此同时与各村支“两委”合作,推广“一条龙”服务模式,利用村广播、运销车宣传中高端盐,村民将用盐需求报到村活动室“红色代办点”,代办点汇总信息后与公司联系,由公司定期组织送货上门,通过这种服务模式为留守人群、不懂汉话、行动不便的群众提供便利,受到大家欢迎,与此同时,也满足了群众多样化、个性化消费需求,促进“有盐必有品种盐”目标实现。通过全体干部职工的共同努力,2022年,黎平分公司销售品种盐436.81吨,完成任务量134.41%,品种盐销售占比达42%。

创新“一举措”优资产

随着黎平县红色旅游和少数民族文化旅游越来越火爆,停车难逐渐凸显,承租公司房屋的商家也提出门面周边要方便停车,这让黎平公司看到了盘活资产的机会。

“对停车场进行扩建不但能提高门面出租率,还有助于解决停车难题。黎平公司班子成员抱着这样的想法对县城停车位市场进行调研,紧接着召集全体职工进行商议,大家都赞同扩建停车场,于是公司迅速制定方案,并逐级报送至集团,得到批准后,公司便开始了紧锣密鼓的准备工作。

在此过程中,团队内部对“建设什么样的停车场”这一问题产生了分歧:一部分人认为,传统露天停车场投资小、风险小、回报快是最佳选择;一部分人则更倾向于占地小、容量大、更具潜力的折叠停车场。就在两种意见相持不下时,在集团领导的关心和支持下,公司派人到贵阳、安顺等地进行考察,学习和汲取好的经验做法,通过优势对比、效益分析后,最终确定了“固定+折叠”折中方案。

原本以为事情就这样顺利进行下去,但没想到几个月过去,项目行政审批迟迟没有下来,班子成员商议,由郭达盛牵头到审批部门了解情况,其他人继续做好准备工作。经了解,原来折叠停车场在县内尚属首例,审批部门也犯难,只好一级级地请示汇报。时间不等人,郭达盛又带人直接找到县领导汇报,说明具体情况,得到了大力支持,不久,审批手续就办下来了。

停车场建好后,在“停车场谁来管怎么管?”问题上大家又出现了不同意见,“专人专管效率高”,但不能365天都由一个人管,如果两个人管降本增效目的又无法达成。于是,公司又召开职工会议讨论,最终确定了全员同抓共管方案,由建设方对全体干部职工开展操作和简单维修培训,确保人人过关,每天安排2人分上下午轮流值班,既调节走访市场疲劳,又高效利用人力,一举两得。

建成的停车场可停车60多辆,自2017年投入使用以来,年均营收达30万元,既缓解了停车位紧张的社会性难题,又为公司增加了一项稳定收入。

在推进改革发展历程中,黎平分公司干部职工始终坚持群策群力,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各项工作取得了实打实的成效。谈及如何走好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新征程的赶考之路,黎平分公司干部职工都信心满满,大家表示,只要拧成一股绳就没有干不成的事。

附 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