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roll down

人生,就是要大干一场!——贵盐集团羊肚菌产业基地先锋队员工作纪实

所属分类:

发布时间:

2020-12-22

作者:

卢杉

来源:

党群工作部

浏览量:

一滴水可以折射出太阳的光辉,一粒沙可以凝聚成塔底的基石。贵盐集团羊肚菌产业基地的先锋队员们就是这样的一滴水、一粒沙,他们以自己勤恳务实的工作态度折射出“先锋队员”的熠熠光辉,以扎实苦干的工作凝聚成集团羊肚菌产业发展的牢固基石。

 

 

 

2020年8月,贵盐集团响应省委、省政府的号召,扛起国有企业政治担当,主动领命贵州省十二个特色产业之一的食用菌产业,助力乡村振兴。2020年9月19日,贵盐集团羊肚菌产业发展启动大会在毕节举行,来自集团本部、毕节、织金、大方、黔西公司人员组成的先锋队积极投身农村产业革命,在这场只能成功不能失败的革命中,他们牢记集团党委的重托,怀着对集团羊肚菌产业发展必胜的信心和决心,毅然走进羊肚菌种植这个全新的领域,为贵盐集团羊肚菌产业链的发展注入心血和汗水。

 

 

今天就带大家去了解一下先锋队员们一些点滴故事。

 

一号先锋队员  黔西基地  汪 洋

“我们的人生就是要大干一场!集团羊肚菌产业革命给了我们这样一个机会,就要抓住这个机会和大家一起干一番事,”对投身这场产业革命,汪洋是这样理解的。

正要奔赴羊肚菌基地的时候,四岁的儿子患上了手足口病,他内心极为复杂,明知脚步会向基地方向迈出,但此时如何向妻子开口,却让平时行事果敢的他有些犹豫。最终,他鼓足勇气告别妻子和儿子后,带着心里的愧疚踏上了征程。儿子的病情时时刻刻让他牵挂,妻子一个人带着孩子在医院和家之间奔波,可远在黔西的他除了着急,却帮不上任何的忙。

来到基地后,他迅速地投入工作,黔西洪水基地比起其他两个基地的“拎包入住”多了一项工作,就是在时间紧任务重的情况下重新搭建种植大棚,系列问题接踵而至,让人抓破了脑袋:如何在规定时间完成大棚的搭建?如何安排组织用工?如何解决大棚用水问题?如何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播种?诸多问题,逐一摆在了面前。腼腆少言的他开动脑筋,白天在工作中发现问题后,晚上便认真仔细深入思考,提出解决办法,为整个黔西基地原材料安排、劳务用工等工作出谋划策,在基地人手少,任务重的情况下,顺利完成进度,被大家称为基地的“小军师”。

 

 

二号先锋队员 黔西基地  付志昂

有人说:“自己选的路,跪着也要走完!”而付志昂却说:“自己选的路,会笑着一直走下去!”他是所有先锋队员里主动请缨加入“革命”的,在基地大棚搭建之初,为不影响工期,他每天奔走在基地现场,监督工程质量、协调农工关系、解决现场临时出现的各种问题,见到他的熟人说他变得又黑又瘦,仿佛一下子成熟了好多。因饮食、休息不规律,短短一个月下来他的体重下降了十多斤。

他说我们这些先锋队员没有一个人闲着的,大家每天都在为基地想办法出主意,来基地快两个多月了,刚开始到基地大家想着按领导安排开展工作就行,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大家都把基地的事情当做自己的事情来做,每个人都在尽心尽力,每个人都在出谋划策,好多时候大家一起商量第二天的工作不知不觉就到了凌晨,为抢时间、赶工期、保进度,大家经常都是凌晨2点后才入睡。

有一次,30吨的大棚材料凌晨1点才到达基地,为抢工作进度,他和两名先锋队员以及三个民工一起卸货,凌晨2:00左右三个农民工先后离开,三名先锋队员坚持到凌晨3:00才把所有材料卸完,他说自己当时真的“累趴下了”,一刹间甚至想到要放弃。但第二天醒来,看到高高飘扬在基地上的“贵盐集团农村产业革命先锋队旗帜”后又坚定了走下去的决心。

在完成黔西基地种植任务后,他又主动请缨去大方基地支援种植任务......

在基地工作的这段时间,他缺席了每周陪外婆的承诺。外婆年事已高,身体一日不如一日,但对他尤其疼爱,父母经常打电话给他让抽空去陪陪老人,他却说现在基地的任务很重,这里更需要我,等忙完这阵子再回去。可这一等竟是永别,他含泪在日记本上写下了对外婆的思念:“亲爱的外婆,最遗憾的是因为工作的原因,没能在您生命的最后时日在床旁守护您,原谅我没能兑现承诺,您永远永远在我心中,愿天堂没有病痛的折磨,一路走好,我爱您......”。他没有忘记奔赴羊肚菌一线时的誓言,却留下了对外婆永远的遗憾。

 

 

三号先锋队员  黔西基地  廖晓文

“我是一名盐业战线上的老同志,要起到带头作用,带着大家一起干”这是廖晓文简单而又平凡的一句话,而他也是这样做的。

他是三个基地中年龄最大的,大家都亲切的叫他“廖伯”,还有六个月就要退休的他接到命令后,毫不犹豫的就投入到“革命”中,近60岁的他当过兵,做过知青,很多人都理解不了为何辛苦了半辈子还要选择到基地工作。他说,在自己快要退休的时候还能参加这样一场“革命”很有意义,我就是一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即使临近退休,也要做永不生锈的螺丝钉,为“最后一班岗”赋予于更大的生命价值与意义。

在基地,“廖伯”凌晨卸物资、白天插杆、牵线、搭遮阳网,他样样带头做。扛物资肩膀磨破皮、盖大棚身上多处擦伤,面对前期黔西基地建设繁琐的工作和紧张的工期,他全身心投入工作,抢时间、拼进度,为黔西基地按时完成大棚建设尽心尽力。

 

 

四号先锋队员 织金基地  王建山

“种植羊肚菌我们没有基础,更没模式,进入这个陌生的行业,说不担心不慌,那是假的,既然是组织交给的任务,我们就要克服困难全力以赴的去完成”王建山如是说。

作为织金基地站长的他,在羊肚菌种植前期带着基地先锋队员一起解决了基地供水,大棚设施老化等问题,为织金基地顺利种植打好了基础。在播种的那段时间,他的工作经常是不分白天黑夜,清晨六点起床,每天忙到深夜,一天只睡三四个小时是工作的常态。他说面对全新的工作,思考得周全一些,腿脚勤快一些,各环节细致一些,目的就是为了不在任何一个节点上出问题,尽我们全力保证羊肚菌的丰收,履行当初奔赴一线时对集团党委的承诺。

 

 

五号先锋队员  织金基地  何 恒

“看到种下去的种子第二天就长出菌种分生孢子,特别激动,觉得努力没有白费”何恒这样描述看到羊肚菌菌种分生孢子长出来那一刻的心情。

10月8日才办完婚礼的他,10月11日就到织金基地开展工作。现在妻子身怀六甲,每次产检他都不能陪伴,妻子一个人乘车、挂号、排队检查....身单影只地应对一切。每每想到这些,他总深感愧疚,比起其他家庭来说,他对妻子还是多了些亏欠。他说其实基地里每个人都有各有各的特殊情况,我们织金基地有名先锋队员叫李德龙,夜间巡棚因为光线不好加之对田间路况不熟悉,不小心摔了一跤,头被摔破缝了11针,为了不耽误工作,他要求第二天就要回到工作岗位,而他只是织金公司新进的一名员工。大家都在克服困难战斗在一线,要想革命成功真的要放下甚至放弃一些东西。

在基地发劳务工资那天,他说自己感触很深。因为在基地务工的人员大多都是留守的老弱妇女和贫困户,看着她们领到劳务费那刻脸上的笑容,觉得集团在这里进行产业革命,让她们在家门口就能挣到钱,很有意义,更加坚定了要做好这场产业革命的信心和决心,原来觉得做好集团羊肚菌产业是一种使命,现在更多地觉得是一种责任。

 

 

六号先锋队员 大方基地  王茂田

“有困难,我自己克服吧,只要有信心,没有不能做的事,没有做不成的事。”问他工作中有什么困难时,王茂田笑呵呵的这样回答。

因为有种植经验,他被专门选派到大方基地当站长,他没有辜负信任。大方基地的420多个大棚都是租借的,种植工作开始前,很多设施已经老化,他凭自己丰富的工作经验和协调能力与基地的先锋队员一起协调用水问题和检修工作事项,一次不行就两次,两次不行就三次……直到问题最后被解决。

在检修大棚喷头设施的过程中,大方基地的每个工作人员都被老化的喷头漏水全身淋湿过。有一次,王茂田被淋湿后因为处理其他工作没有及时换下湿衣服导致感冒,为了不耽误工作,固执的他竟然连去隔壁卫生室就医的时间都不肯给自己,他说这点小感冒没事,过几天就自然好了。基地工作推进很快,但是他的感冒一直没好......,在看似固执的背后是他对这份事业特殊的执着。

基地种植期间每天只睡几个小时,他说自己没有感觉累,因为每天的工作都有期待,每天都有收获,我们种下的不仅是羊肚菌更是集团的希望,能在这样一场产业革命中干一番事业是很有意义的事,尽管现在的工作正处于爬坡过坎的艰难时期,面临诸多的困难和问题,但我们已经做好了打攻坚战的准备。

“人一生要经历的事太多,困难在所难免,正如我们的羊肚菌产业,只要带着一颗坚持的信心,用真情铺设,全力以赴,肯定会凯旋而归!”王茂田信心满满的说。

 

 

七号先锋队员 大方基地  齐 欢

“刚来基地时是服从组织安排来的,不知道能做些什么,也不知道能干点啥,进场之后更是一头雾水,以前是从来没和农业打过交道,不知道怎么看土质好坏,水分是否充分,甚至不知道什么叫起厢。”齐欢这样描述他刚进基地时茫然的心情。

进入工作后,他谦虚的像一个“小学生”,每天跟着技术人员学,跟着大家一起干,经过一段时间的全程参与和自身不懈的努力,学到了不少农业种植方面的知识。现在每天带工和巡棚不慌了,也能发现和应对问题。集团领导好几次到基地调研,他就能脱口说出羊肚菌种植各环节要注意的要领和工作项目的落实情况。

他说每天的工作实在太充实了,从早忙到晚,马不停蹄,在常规种植工作的同时,他还要随时协调一些临时出现的问题,有时忙到凌晨。

每天巡视大棚记录羊肚菌的生长情况是种植后必不可少的工作,齐欢与基地的先锋队员们一个棚一个棚的巡查、一个棚一个棚的记录,每天来来回回都要走上十多公里的路,他说我们不能疏忽每个细节、每个环节、每个流程,一旦疏忽大意,羊肚菌种植就可能前功尽弃,我们要精益求精努力去养护。他还开玩笑的说,在基地巡棚这段时间,感觉自己前半生没有走的路都走完了,每天巡棚下来感觉腿都不是自己的了,鞋也走坏了两双。

现在最想的是“革命”胜利后,可以休息一下,回家陪陪媳妇和孩子,顺便好好的泡个澡,现在手上的泥印都洗不掉了......

 

 

以上故事只是零星的记录了先锋队员们工作的一个侧面,他们当中还有很多默默奉献的先锋队员们:贵盐集团办公室主任徐前华事无巨细的保障着每个基地的后勤工作,贵盐集团大方公司经理饶吉虎、织金公司经理米红军、黔西公司经理刘冬云在公司业务经营管理的同时又要兼顾解决羊肚菌基地一切大大小小的问题,他们都在全力的为集团羊肚菌产业革命尽其所能默默奉献......

在基地,笔者用眼睛看到的、用心体会到的是基地先锋队员们十足的工作热情,一张张被太阳晒黑的脸洋溢着温暖的笑容,他们每个人从“小学生”逐渐变为基地的得力干将;从白天到晚上,风雨无阻,紧锣密鼓,没有八小时上下班的概念,有的只是夜以继日,忘我工作。大家工作上、生活中互帮互助、团结一致,基地就是一个“大家庭”,让大家找到了工作的动力和生活的依靠。

贵盐集团毕节公司总经理郭昌华这样形容这场产业革命:没有大棚我们就搭建大棚,不会种植我们就跟技术人员一起学种植,要干就要干得有规模有效益,羊肚菌“小气”我们就精心养护,差技术就去学技术,差资源就去找资源,产业革命给了这个机会,我们就要紧紧抓住这个机会,大干一场,只要闯出一条新发展的路子,所有辛苦都值得,走过去就苦尽甘来,走过去就是山河如新!

如今三个基地已经完成播种任务,一分播种,九分养护,先锋队员们说这只是万里长征走出了第一步,后期的养护更为重要。他们进入基地以来,始终把忠诚和信仰镌刻在心中,把使命和责任扛在肩上,他们以“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的决心和斗志一路砥砺前行,他们就像铺垫在集团羊肚菌产业革命路上的一粒沙,无怨无悔,精诚团结,竭诚付出,为了达到终点,付出了别人难以想象的努力,他们犹如金刚川上的那座“人桥”,联通了贵盐集团羊肚菌产业的发展之路。

先锋队员们加油,愿你们在羊肚菌丰收的那一刻,有收刀入鞘的自豪和骄傲!

 

 

 

关键词:

关键词:

贵盐集团,盐业,贵盐,盐业集团

附 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