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roll down

《贵州国企党建》刊登贵盐集团扶贫工作经验

所属分类:

发布时间:

2020-11-06

作者:

来源:

省委国企党建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浏览量:

2020年11月,由省委国企党建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办的《贵州国企党建》期刊(第11期)刊登了贵盐集团扶贫工作的经验做法,供全省国资国企系统交流借鉴。刊登全文如下:

 

国企赋能注入脱贫攻坚新活力

 

近年来,贵盐集团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先后帮助平塘县者密镇拉关村、金玉村发展生态黑猪养殖、西门塔尔精品牛养殖、中药材种植、中华蜜蜂等特色产业,共投入扶贫资金 1220 万元,实施扶贫项目 26 个,项目覆盖 409 户贫困户 1531 人,2019 年两村人均收入分别达到 7800 元和 8200 元, 2020 年率先实现脱贫摘帽。根据省国资委安排,集团公司还承担了罗甸县高峰、访里、联合三村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扶持工作。

 

夯实基建让贫困村寨美起来

 

贵盐集团把两个少数民族村寨的人居环境整治作为脱贫攻坚乡村振兴战略第一场硬仗,精准聚焦“两不愁三保障”,农田灌溉建设等基础设施提升,实施了 71 户住房安全保障项目,帮扶资金达 57.5 万元,为金玉村、拉关村“两不愁三保障”作出了积极贡献。累计投入资金 232.29 万元,建设毛南农特产品交易市场、移动网络基站等。

 

科学种植贫困帽子摘下来

 

2017 年以来,贵盐集团与结对帮扶村支两委围绕土地综合利用提高贫困户经济收入。先后出资 200 万元,支持两村试种板蓝根、头花蓼、半夏、天兰星等中药材,种植面积达 386 亩,全年收入达 70 万元,人均直接增收 4000 余元。结合罗甸县访里村种植 650 亩百香果,贵盐集团一方面帮助协调县农工局经运办、镇政府组织成立村级集体股份制合作社,另一方面加强产销对接,将百香果产品推向农行扶贫商城,发动全集团员工进行认购,成功销售 3 万斤,实现销售收入达 15 万元。

 

特色养殖让群众腰包鼓起来

 

贵盐集团出资 20.5 万元发展养殖产业,采取“以奖代补”方式扶持拉关村贫困户饲养生态黑猪,覆盖贫困户 53 户 205 人。投资63 万元建设生态黑猪放养场,兑现黑毛猪收购款 81万余元,村民人均增收 4000 元以上。集团公司与镇政府、拉关村发展西门塔尔精品牛养殖产业,累计出栏 80 头,收入近 40 万元,利润近 10 万元。养牛产业带动青储料玉米种植,30 名贫困种植户增收 4510 余元。鼓励贫困户发展中华蜜蜂养殖产业,目前两村共有中华密蜂 574 箱。

 

党建引导让脱贫意识强起来

 

集团党委大力支持扶贫村寨开展“脱贫攻坚大比武”和“文化文明进村寨大比武”活动,鼓励村民学习种植技术、养殖技术,累计培训农民工近 80 人次。对 134 名贫困大中专学生和高中生实施助学扶贫,累计助学扶贫资金 76.65 万元。集团 10 名干部职工对两村 6 名贫困孤儿进行长期(至大学毕业)帮扶,首批捐助 13000 元帮扶资金。拉关村从历年的后进村一跃成为先进村,2020 年被平塘县树为“双百拉关”示范村。

 

特色产业让群众日子好起来

 

贵盐集团严格按照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主动与贵州省农科院羊肚菌全产业链形成战略合作关系,与地方政府和村集体经济组成农业合作社,形成紧密的“院企”“政企”“农企”合作关系,以高端化、高品质、高效益羊肚菌全产业链为主攻方向,投入资金 1000 余万元,在毕节七星关区、大方县、织金县、黔西县等 4 个区县 5 个集中连片点进行试种,试种面积达800 亩。

 

开发终端客户让黔货走出来

 

为切实打通农特产品销售的“最后一公里”,不断拓宽贫困户增收渠道、稳定贫困户收入,防止贫困户返贫。2020 年 9 月,从江高铁站搭建农特优产品体验店正式开始营运,当月带动从江农特产品销售 240 万元,农产品体验店解决了当地建档立卡困难户子女 15 人就业,人均月收入 4000 元。店内天麻、石斛等中药材销售,带动雷山县、台江县、锦屏县 2368 名贫困人口增收,577 人实现脱贫;普安红茶,带动该县近 600 户贫困户脱贫;雷山县农产品带动 20 余个当地产业村及合作社,使 150 名农民就业、 500 余户农户受益,预计全年带动从江农产品销售 3000 万元,该县 19 个乡镇受益,1030 建档立卡户月增收 2500 元。

 

 

附 件: